高過件率 x 銀行融資多管道
累積16年龐大客流量
資源廣 x 客源穩 x 合作共贏 x 創造財富
2025年台灣主要都會區房價仍處於高檔盤整階段。儘管整體交易量略有減緩,但房價並未明顯修正,市場仍處於供需相對平衡的狀態。特別是預售屋市場熱度稍降,轉而由成屋市場因供給有限,價格繼續得到一定支撐。
不過,伴隨著高房價與高利率的環境,購屋族群的負擔能力持續惡化,尤其首購族與年輕家庭進場意願逐步降低。部分區域雖開始出現議價空間,但整體來看,市場主體仍以實際自住需求為主導。
自2025年開始,台灣銀行業針對高價住宅以及第二戶以上的購屋者,進一步提高了房貸收支比(DSR)的審核門檻。部分銀行將DSR最高上限由原本的40%下調至35%,目的在於有效壓抑投機型的高槓桿購屋行為。
台灣央行持續透過選擇性信用管制來精準調控房市熱度,包括:
這些措施有效減緩投機炒作行為,使市場逐漸回歸理性。
受到美國聯準會持續偏緊的貨幣政策影響,台灣央行也維持較高的政策利率水平。2025年,房貸利率普遍維持在2.5%以上,進一步提高了購屋及持有房屋的成本。
高利率與嚴格的信貸條件導致投資型買盤大幅減少。投資客逐漸退出市場或觀望,部分甚至選擇出脫持有資產,市場炒作氛圍明顯降溫。
自住型需求依然是市場主要支撐力量,尤其是在交通便利、學區優質的區域,房價表現相對穩健,抗跌性較強。
整體交易量較前兩年有明顯下滑趨勢,房市進入盤整期。部分建案則開始出現讓利促銷,以吸引購屋族。
政府持續推動青年安心成家貸款、青年購屋補貼等措施,協助首購族降低進場門檻。此外,對於炒房行為也持續加強查緝,如紅單炒作,並強化預售屋資訊揭露,提高市場透明度,保障消費者的權益。
在房價與利率雙高的情況下,建議購屋族一定要量力而為,審慎評估個人與家庭的長期財務狀況,避免過度槓桿造成財務困境。
隨著信貸政策持續調整與房市波動,建議投資人與購屋族密切關注央行、金管會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走向,並隨時調整投資策略與資產配置。
2025年,台灣房市正處於政策調整的關鍵時期,信貸政策的嚴格執行將有效抑制房市過度投機,同時也提升自住購屋的品質與安全性。無論是自住族還是投資人,都應該謹慎因應當前的市場情勢,做好充分準備,理性應對市場變化。